绝缘材料在生产过程中(如混炼、压延、硫化、浸渍等工序)会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(VOCs)、颗粒物、酸性气体(如HCl)及少量有毒物质的废气。
一、预处理阶段
除尘除杂
工艺:布袋除尘、旋风分离、湿式喷淋塔
目的: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(如炭黑、纤维碎屑),防止后续设备堵塞或催化剂中毒。
降温除湿
工艺:冷凝器、喷淋塔
目的:降低废气温度至40℃以下,避免高温破坏吸附材料或影响催化反应。
二、核心处理工艺
1. 吸附法
活性炭吸附
原理:利用活性炭多孔结构吸附VOCs。
适用场景:低浓度、大风量废气(如橡胶混炼废气)。
缺点:需定期更换活性炭,饱和后需再生或作为危废处理。
沸石转轮吸附浓缩
原理:沸石分子筛吸附VOCs后通过高温脱附浓缩。
优势:处理效率高(可达95%以上),适用于连续化生产。
2. 燃烧法
直接燃烧(TO)
原理:高温(≥760℃)氧化分解VOCs为CO?和H?O。
适用场景:高浓度、小风量废气(如含溶剂的浸渍废气)。
催化燃烧(CO/RCO)
原理:催化剂(如Pt/Pd)降低反应温度(250-400℃)。
优势:能耗低,无明火,适用于中低浓度废气。
3. 生物处理法
生物滤池/生物滴滤塔
原理:微生物降解VOCs为CO?和H?O。
适用场景:低浓度、易生物降解废气(如含醇类、酯类废气)。
缺点:启动周期长,对成分复杂废气处理效率低。
4.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
原理:高压放电产生高能电子裂解VOCs分子。
适用场景:低浓度、间歇性废气(如实验室小批量生产)。
注意:需与吸附法联用,单独使用可能产生臭氧等副产物。
5. 湿式洗涤法
碱液喷淋
原理:NaOH溶液吸收酸性气体(如HCl)。
适用场景:含氯绝缘材料(如PVC)生产废气。
三、组合工艺(典型方案)
吸附浓缩+催化燃烧
流程:沸石转轮吸附浓缩→脱附高浓度废气→催化燃烧。
优势:处理效率高(≥98%),运行成本低。
喷淋塔+活性炭吸附
流程:喷淋除酸除尘→活性炭吸附VOCs。
适用场景:中小型企业,废气成分简单。
生物法+等离子体
流程:生物滤池初步降解→等离子体深度处理。
优势:无二次污染,适合低浓度废气。
四、关键参数与标准
排放标准:需符合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GB )或地方标准。
监测指标:非甲烷总烃(NMHC)、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颗粒物、氯化氢等。
五、选型建议
高浓度废气:优先选催化燃烧或直接燃烧。
低浓度、大风量:沸石转轮+催化燃烧或活性炭吸附+蒸汽脱附。
含酸性气体:喷淋塔预处理+吸附/燃烧。
经济性:活性炭吸附成本低,但需考虑危废处置费用;催化燃烧运行成本高,但自动化程度高。